
10月16日,日本男足3:2逆转巴西,这场胜利震撼了世界足坛,也让森保一“冲击世界杯冠军”的目标,不再被视作空谈。它标志着亚洲足球,正式进入世界强队行列。同日,韩国队2:0击败巴拉圭,延续了亚洲球队的上升势头。当日韩稳步迈向2026年世界杯时,中国男足却仍陷于选帅难产、联赛停摆的困境之中。
国足方面,卡纳瓦罗接手乌兹别克斯坦后,新帅人选再次陷入真空。足协在选帅上既无公开流程,也无明确方向,薪资受限更导致迟迟无法敲定人选。与此同时,为世预赛预留的中超赛程成了“空窗期”,联赛被迫停摆,球员无赛可踢,球队无帅可练,陷入罕见的“三无状态”。那句“最早备战2030”的自嘲,如今已成为现实的苦涩讽刺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缺少主帅竟被视为无法集训的理由。事实上,即便没有主教练,本土教练组也应组织海选、战术演练与体能调整,维持国家队的最低备战节奏。然而现实中,国足错失了宝贵的调整时间,中超俱乐部也被不合理的赛程拖入混乱。长期休赛打乱了球员状态,赛季末密集赛程又让球队疲于应付,整体竞技水平和联赛观赏性双双下滑。
此消彼长之下,日韩等国凭借高质量热身赛与系统化青训,持续扩大与中国足球的差距。日本队的每一次胜利,背后是体系、理念与执行力的胜利;而国足的每一次停滞,都是自我浪费的证明。等到新帅上任重新集结,中国队恐怕又将成为亚洲最晚起跑的“追梦者”。